• 15.41 KB
  • 2023-06-19 11:32:02 发布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读者意识”培养研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论文6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读者意识”培养研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關键词:读者意识;作文教学;培养策略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很多研究语文教学的专家和语文教师都对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们深入到语文教学一线,会看到作文依旧是令教师和学生痛苦不堪的环节,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将“读者意识”运用到位。正所谓“写作的目的是交流,没有读者的作品意味着写作没有交流对象”[1]49,所以将“读者意识”真正落实到作文教学中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读者意识”的概念什么是“读者意识”? 我们先从东西方不同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并没有关于“读者意识”的理论名词,但许多教育家都对其有过论述,比如孔子说为文之道“辞达而已”,这里面的“辞达”就是意显,即告诉我们作文时要考虑读者的感受,可见中国古人对“读者意识”还是有着一定认知的。其次从西方角度看,西方学者对于“读者意识”又分为三大部分进行研究,其中解构主义下的“读者意识”,让读者从幕后来到了台前,渐渐成为了文学理论家们研究的新对象;接受美学的“读者意识”认为读者是积极的,是文学接受的主体,而且读者的能动性活动也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作;而传播学中的“读者意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服务性、功利性特点,它区别于接受美学“读者意识”的暗隐性和虚拟性。我们的写作教学都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而且“作者作文时要明智地选定自己的读者,并根据读者的反应理性地调整自己的写作”[2]21,所以说写作界所倡导的“读者意识”其实是传播学概念中的“读者意识”。二、作文中的“读者意识”在朱绍禹老师主编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对中学语文作文中的“读者意识”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书中强调“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时要在心目中假设读者,也就是要预先想到读者是谁”[3]265-266,也就是说学生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在心中设定一个假想的读者,自己心中的读者不同,那么同一题材的文章在立场、语气、态度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我们要写一篇游记性的文章,如果读者是父母的话,那我们在内容方面可能会侧重于对风景的描述、获得的知识和受到的启发;如果我们是写给同学或朋友的话,那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侧重于旅游途中的乐趣和自我感受。而且朱老师也谈到了“即使独白式的日记,作为读者对象有自己,也是写前意识到了的”[3]265-266,可见“读者意识”无论在何种类型的习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说作文中的“读者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写作或者是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为自己设立一个假想的读者,让我们明白所写文章的对象是何人,以便确定我们的语言文字运用,并且还要让这位“读者”能够始终“在场”,贯穿写作的方方面面。三、培养“读者意识”的意义在写作中培养“读者意识”,对于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对学生而言,能够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使自己的语言更具有真情实感;对于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向学生传达“读者意识”可以让学生作文的内容更有针对性。通过研究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点:(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也就是给学生设立了一个假想的读者,写作的过程便成了学生向他人倾诉的过程。能够找到一个具体的对象那必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倾诉欲望,当所倾诉的内容由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时,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必然是饱含真情实感的。而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会不断地锤炼语言,不断补充修正,既吸引了读者兴趣,又提高了作文可读性。(二)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写作是一项具有极高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一篇文章在没有完成之前有着无数的可能性。在为学生培养“读者意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无时无刻都牢记心中的那个读者,这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再单一,避免了自说自话的尴尬局面,在保持自我的同时又增加了对读者的思考。(三)有利于提高学生谋篇布局和言语表达能力一篇优秀的作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章的布局和结构,其次是语言。好的结构能够让读者感到眼前一亮,能够瞬间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而优美又富有情感的语言则可以渗透读者的心田。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能够让学生准确地进行文章的主题定位,这样一来就可以进行文章详略的划分,当整篇文章布局好了之后,在哪个地方语言需要浓墨重彩,哪个地方仅需一笔带过也就显而易见了。(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作文修改也是我们写作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俗话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当学生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作文时必然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上进行的,通过读者的视角来体会文章的情感、发现文章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提高习作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四、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策略写作原本应该是一项让学生表达真挚情感,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文学活动,然而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渐渐成为了以应付考试为目标的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恰恰是要求培养学生们“读者意识”的体现。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自身的独立意识还没能完全建立起来,所以模仿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写作绝不是由学生单独完成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发展提高的,要让学生具备“读者意识”,教师就应当以身作则先培养自己的“读者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现场写作,写完后互相品读,让教师和学生互为读者,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读者意识”。(二)转变写作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室是开展写作教学的主要场所,那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如何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十分重要。首先,我们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作为读者与作者进行交流,真正地实现与作者对话,来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读者体验。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达能力培养“读者意识”。比如说,我们可以采用课前演讲的方法,给定学生某个话题,让学生自己上台演讲三分钟,内容可以表达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心情,或是对某件事的见解,演讲结束后再让同学们进行点评,如此一来不仅提高学生们的“读者意识”,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可谓是两全其美。(三)改进作文评价方式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分为“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和“写后指导”,而作文评价便是属于“写后”指导。“写作是一种交流,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同样也是一种交流”[4]76,所以教师在评改学生文章时,不能过多地站在审阅者的角度采取居高临下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不对等的,教师要改进评价方式,站在读者角度,以读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读者意识”。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作文的互读互改,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全程扮演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给学生正确的批改符号,要求学生寻找同学作文中的亮点,指出作文中的缺點,最后进行交流表达,这种方式让学生的作文学习由被动变为了主动,在提高批改技巧的同时提高了“读者意识”。(四)拓宽学生发表的途径这里所谓的“发表”并不是让学生将自己写的作文发表在各大刊物上,而是充分利用班级和学校里的宣传栏、校报、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这样一来无论是同学、家长、老师都可以成为读者。教师还可以让班上的同学每周做一次简报,记录身边发生的新鲜事,最后由其他同学做主编,写下自己的感想,这样学生不仅当了作者和读者,更是当了记者和编辑,使学生的“读者意识”逐步强化。五、结束语 对写作中的“读者意识”进行研究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起到了完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当下作文教学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平等对话,要求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这无疑是对平等对话教育理念的完美贯彻。但我们同样也发现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比如很多研究并没有真正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具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希望在未来,我们的研究能够更倾向于教学实际,能够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