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8 KB
  • 2023-06-19 22:00:02 发布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教研课题论文开题中期结题报告教学反思经验交流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教研课题论文开题中期结题报告教学反思经验交流摘 要:传统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如“知识本位”、脱离学生生活、重教轻学、重教材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等等,而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诸多教育理念都切中了传统教育的要害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路径。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音乐;路径“人本教育思想”是贯穿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一根红线,是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最根本的著眼点。“以人为本”“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都是陶行知先生“人本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由此切入,我们不断探寻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路径,并收获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一、“以人为本”,营造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氛围 “我们是学校,而不是教校,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的主体。”“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这些都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以人为本”的重要教育思想。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受到“知识本位”思想的影响,经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是围绕“教师的教”来开展的,是“知识本位”的,学生学习音乐只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音乐知识和理论,导致他们消极地对待自己的音乐学习。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中的民主教育理论为我们对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改革提供了指引,使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我是小鼓手》这首歌曲时,我们把教学目标设置为“使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作为一名‘小鼓手’的自豪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享受表演的乐趣和创作节奏的喜悦之情”。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如果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真正体验到“小鼓手”的自豪情绪,那种所谓的“热情欢快”也会非常“假”,因为学生是在消极地接受来自“教师的体验”,而非“自己的体验”,因此自豪情绪之“假”就不言而喻。倘若为了达到“热情欢快的声音”这一要求,学生被动、机械地演唱,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若不是课堂上教师要求学这首歌,孩子们是否还会积极主动地演唱这首歌曲呢?可想而知!但是如果我们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就应该这样引导学生:“孩子们,你们想不想亲自来敲一敲大鼓?试一试敲击小鼓?”课堂上,我们问一问孩子们的需要,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的材料,尊重他们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通常情况下,学生都跃跃欲试,当他们和老师一起打击出一段节奏时,那种作为“小鼓手”的“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得到真正落地,而这正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建构中实现的。总之,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他们的音乐求知欲受到压抑,丧失了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的热情。而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的主要标志是“民主教育”。我们运用陶行知“民主教育”理论中“治学要讲民主”的理论指导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真正确立起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最终营造了让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氛围,促进了他们自主学习。二、“生活即教育”,给学生提供音乐可探究的空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即是陶行知对“生活教育”所作的定义,亦是对“生活即教育”内涵的界定,其指出了生活教育的内容、方法及目的。有些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师讲,学生听”以及机械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导致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并未真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首先,音乐这门学科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经常用音乐来表达情感,赞美生活,而音乐本身又来自于生活。其次,在研究小学音乐教材时,我们发现歌曲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的万象,歌唱了大自然的美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也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运用“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指导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在音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生活化的探索,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广阔的空间。例如,在节奏教学中,如果只是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可探究的空间。倘若我们选择生活化的内容、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音乐与生活实现融合,就会给学生带来广阔的探究空间。音乐与生活、大自然都有着奇妙的联系:滴答滴答的钟表声、滴滴的汽车鸣笛声……潺潺的溪水声、呼呼的风声、沙沙沙的雨声……而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节奏”教学的重要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这些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们感受其中的节奏。而在教授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的不同节奏时,我们可以利用平时走路的速度、慢跑、快速跑等不同的素材进行教学。在生活化的音乐教学中,由于这些素材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他们主动的探究生活中还有哪些节奏是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呢?两个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八分加符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又可以用哪些生活化的素材进行描述呢?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了指引。由于这些生活化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已有经验,因此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也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音乐,使他们的音乐学习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三、“教学做合一”,动手动脑的音乐实践性学习“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指“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便是“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指引我们将教材上的音乐知识、前人总结的经验与学生的音乐感性经验以及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使他们真正建构起自己的音乐知识体系,形成音乐素养。我们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在音乐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实践机会。 例如,在教授节拍中的强弱规律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良好的乐感,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在“做”中学。在教学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篮球,这是他们非常熟悉的材料,可以让他们在拍球、接球的过程中感受节拍的强与弱。在教学中,我们按照节拍进行弹奏,同时让学生两两一组玩拍接球的游戏。当球被用力拍到地上又弹起的刹那老师弹奏的正是强拍,从而让学生在身体能量散发的过程中获得强拍的真实感受。同样当另一个小朋友轻轻地接住球时,我们弹奏弱拍。在相互传递球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通过身体能量的散发而不断地感受节拍,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在上述案例中,我们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实践,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从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性学习中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使学生构建起了丰富的音乐经验。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了音乐学科教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了对学生作为音乐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尊重,引导他们在“有意义”的建构形成了音乐素养。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推动了课程改革,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